2007/5/2

練習曲

[練習曲]的表現手法 或許無法在國際影展上嶄露頭角
但好像海風一樣 (你的風是太平洋的風 還是台灣海峽的風?)
一幕一幕浮掠過腦海 可能只是抓住回憶中的某個縫隙
就吹進去 在腦袋裡呼呼作響起來 味道還酸澀偏鹹

我可不可以說 [練習曲]是台灣觀眾的專屬呢
(「還OK啦」 男孩可能會這樣回答)

不論是否發過單車環島大夢
那些光影 風 層疊的山 霧和溪水
稻浪 煙囪 土角厝 滿地鞭炮屑 大鐵塔
混雜的南腔北調 日治的 遷台的世代 文史工作者 或小ABC
甚至是劇中人物們對社會議題的低調與無奈 都那樣的熟悉

一定很熟悉吧 所以才能邊看邊想 這裡那裡討論得不夠深入 不夠地道
導演如果看到大家這樣一點一點抓出來碎念 大概會感動零涕吧
(表示都看得超認真啊!!!)

相信觀眾都能抓到跟[練習曲]對話的起點

嗯 只是個起點吧 我想
導演想跟現在的台灣 對話的起點
因為台灣人的工時好長 新聞台好多啊(笑)
什麼時候才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和台灣對話呢

(導演的語彙 會不會有點做作?)
好像耶 某些跳接到劇場式的場景 或口白 或小學的勵志課文
天地一沙鷗我的老天 有點雞皮疙瘩
好像不習慣一時偶爾的認真起來(那是政論節目吧 來 沒在怕的啊 高雄東先生請說)

說就說啊 說跟[練習曲]對話的起點 (雖然沒有單車環島過)

海潮聲
一開始以為特教老師要男孩聽的是鳥聲 還聽得特認真
後來老師說 是八斗子的海潮聲
真的耶 好細緻綿長的聲音 彷彿聽得出海水在砂灘礫岩上的漫長碎步
一波接著一波
在這裡掉下第一滴淚 (哭點真低)
或許下意識怨嘆自己的耳朵不知長哪去
又或者自以為聽出誰的情緒(海潮的嗎?)

風機
在苗栗後龍好望角的機組們 (去年初才開始運轉 就能幸運加入[練習曲]哩)
底下防風林邊的小徑 這幾年不知踏過多少回
看著葉片的投影唰唰掃過單車 嘆息台灣再生能源的路走得好辛苦
內心又濫情掉下第二滴淚

Eyes contact
很rock的場景(and moment!!!)
在平日略顯荒涼的 後龍外埔漁港南側廢棄漁船邊
(雖然其實海巡不會管你噴漆塗鴨 而塗鴉也已不復見 徒剩白牆)
很棒很棒的搖滾 很擊中人心的「怕被看穿」

媽祖
(導演佈的局 這是…奈米化的洋蔥嗎)
男孩前一夜問阿公 正廳牆上兩行字的由來
阿公細細說著其實你小時候真是可愛
但旁人會說你的聽障 是家族裡有人做壞事的惡報
就隨他們去講吧
阿公說的很是豁達
隔天阿公帶著男孩 跟著遶境隊伍
阿公跪排在人龍裡等鑽轎 男孩站在人群裡
一個也在跪排的小孩 因為鞭炮聲太吵 耳朵被身後的大人捂住
阿公看著男孩 眼神閃過些什麼
這一幕 內心激動爆淚
鏡頭轉到男孩 他也有同樣的情緒 害我整個淚水潰堤(嗚啊~~~~)

太平洋的風
胡德夫背對太平洋 無人的太麻里海灘上 一座亮晃晃的舞台 彈琴唱著…


而練習曲不停前行。那彷彿是整部電影的主題。
我聽不清自己彈出了什麼 抓不準音 (那是我的限制)
但無論如何我彈著


電影結束在此
忍不住大力鼓掌 (不需要身處金馬影展的觀影氣氛)


白天剛看 寫得很凌亂
導演是浮光下掠影 觀者也只能從膠捲的縫隙裡找到自己的參照點
但因為這是台灣專屬哩 所以能夠大段大段地回應
好久好久沒有這種觀影滿足感了
--
聽著[練習曲]的大家呢?
大家的風是太平洋的風 還是台灣海峽的風?

沒有留言: